新闻频道

发布投稿

客服热线

0755-28896137

孚能科技王瑀博士:重塑出海思维,打造可持续的全球化

来源:

阅读:632

评论:0

2024年11月18日,第九届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(CBIS 2024)在上海隆重举行,以下是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博士的主题演讲内容(整理)。

2024112014070640.001.jpeg

孚能科技董事长王瑀博士

SNE Research数据显示,2023年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已达到705GWh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占60%以上;今年1-10月份,中国动力电池出口量约103GWh。据不完全统计,中国锂电产业链海外规划投资约5646亿元,其中产业链的投资近1000亿元。

这些数据表明中国动力电池产业近几年在出海方面成绩斐然。

孚能科技作为最早开展全球化的电池企业之一,2023年出口额近100亿元,在中国车用动力电池出口量排名TOP3,全球车用动力电池出口量排名前八。希望孚能科技过去6年的出海的经历能够对准备出海和正在出海的企业有所帮助。

动力电池全球化面临诸多挑战

实际上,中国动力电池企业的出海过程难度很大,发展往往不如预期。孚能科技对出海过程中遇到的障碍总结为四个方面:

(一)政策法规:国外相对复杂,要求严苛

国内建厂从审批到投产需要一年半左右,海外则复杂得多,比如土地用途变更需要当地政府批准和议会听证,变更之后还有很多环保、就业等当地居民的需求,进入建设阶段后对废弃物的处理、绿植恢复等也有严格的要求。

(二)文化差异:对设备、原材料等监管要求不同,且必须做到“碳中和”

相比国内,海外工厂的设备布设难度大、成本高、耗时长,进入到试生产后要严格遵守劳动法、工会等一系列要求,并且碳中和是必须要满足的条件。

(三)供应保障:配套不健全,生产难度大

电池制造的供应链在当地很难找到成熟配套,包括正极、负极、电解液以及其他的材料,而且成本高,难度大。供应链的本地化、产品回收等都是出海会遇到的瓶颈。

(四)客户需求:本地市场电动化进度、实际需求不及预期

动力电池企业在全球化的扩产过程中,常因各类复杂问题导致过程拖延,从而耗费大量资源;等产能建立后,本地市场的电动化进度慢,实际需求不及预期,将会给出海企业带来非常大的运营压力。

全球化不是跑马圈地 更要精耕细作

孚能科技于2018年开展产品全球化,当前已初步实现了中国、欧洲、北美、中东的全球化布局。在国内,基于从产品到工艺设备,再到市场应用和管理的全链条的成功验证,孚能科技开启了“1-N”的复制发展模式,先后建设了赣州5GWh和镇江24GWh生产基地,2022年发布SPS新产品至今已新建成了赣州和广州生产基地。

在海外,孚能科技2021年与土耳其自主电动汽车品牌Togg(由土耳其五家支柱型国有企业共同设立)合资成立Siro电池公司,并于2023年实现了GWh的出货量,成功实现了产品的全球化和运营的本地化,使孚能科技在海外拥有了产业化生产基地,为进一步扩展欧洲等市场奠定了基础。

另外,孚能科技在美国硅谷和德国斯图加特建立了研发和服务基地。美国基地聚焦前沿技术的研发并为当地客户提供服务,欧洲基地主要为产品提供技术支持、维护、质量保障等服务。目前为止,欧洲是我们海外最大的市场,欧洲基地承担了市场所需的技术支持、产品售后等服务,完成了所有既定目标。截至2023年,孚能科技的海外生产、研发、售后服务总员工数已超过1000人,为出海积累了丰富的经验。

孚能科技成立之初就锚定交通电气化,储能绿色化

交通电气化方面,孚能科技主要专注于纯电动汽车,同时向混动汽车、物流车、重卡换电、水面、低空等交通领域进行扩展。在低空交通领域,孚能科技是美国领先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(eVTOL)企业的动力电池供应商。

此外,在储能绿色化方面,孚能科技积累了大量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制造经验,未来将不断推陈出新,提出孚能科技的绿色解决方案。


关键词:

人已打赏

      ×

      打赏支持

      打赏金额
      • 1元
      • 2元
      • 5元
      • 10元
      • 20元
      • 50元

      选择支付方式:

      打赏记录
      ×

      精彩评论文明上网理性发言,请遵守新闻评论服务协议

      共0条评论
      加载更多